新闻资讯

「广州正规婚外情调查公司」有哪些由于对心理(精神)疾病的歧视偏见或忽视造成的不可逆转的悲剧?

「情感性精神病」_另类性情感_偏执性精神病症状

207 人赞同了该回答

我了解的一位朋友,从大学起初患有严重的抑郁症,但他的爸妈却坚定地觉得他没有问题,只是肤浅。朋友更悲伤,想寻找帮助,却受到了他母亲的严厉阻碍,甚至直接把他锁在家里。他的母亲当时问我,能不能给找个医生开个诊断单,证明他父亲没病。

后来看到了更不幸的消息,这位同事企图跳楼,但幸好被抢救出来了。父母起初意识到严重性,又问我能不能给介绍个心理咨询师。

我们忍不住又想祭出这张图。

任何一个身体器官受伤时,人们都清楚去看医生,并会得到慰藉。唯独心理生病,却被觉得是在矫情,还得受到嘲笑。

如果你试着用至今我们看待有心理困惑的方法来看待生理难题,也许可以看出某些形式有如此荒诞和不妥。而这一切,可能都是因为心理困惑被他们污名化了。

心理问题的污名(mental health stigma)可以被界定为两个类型:来自外界的社会污名,以及被患者认知到并内化了的病耻感。

心理问题的社会污名(social stigma)一般通过刻板印象、偏见和同情表现出。

目前针对精神和心理困惑的错误认知是呈两极化的:要么过于忽视,认为它们也是无病呻吟,“有哪些能抑郁的啊,缓缓过一阵就好了”。要么夸大甚至戏剧化「情感性精神病」,“听说你们家有朋友是精神病,这症肯定是遗传的,你也离他远点!”。

只有这些真正被他们攻击着、伤害过的人才了解,心理困惑不至让你成为张牙舞爪的怪物,但也不是你可「挺一挺就过去」、「打起精神」就能解决的小情绪。

病耻感(perceived self stigma)主要是因自己受伤而造成的羞耻感(shame)。社会给有心理问题的人打上了一个「变态、不正常」的烙印,然后被降格成低人一等的存在。患者自己仍然也接受了这些设定,认为自己得了病「很丢人」。

研究证实,心理疾患患者的症耻感要明显地多于癌症病人的。简单心理发布的《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调查报告》(以下简称《报告》)中,46.2%的受访者认为心理脆弱的人能够有心理困惑,26%的人觉得心理“有病”才应该做心理咨询。在偏差样本的状况下,仍有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和心理病症持极其负面的心态。

他们可能害怕的是世俗的压力,也就是别人对她们「指指点点」。一个人可以躲开这些东西,但却说躲不开来自他人的judge。很多心理疾患患者不愿去询问,是因为如果对方明白了Ta在做心理咨询或是去精神科,会用异样的眼睛看Ta。

就算她们自己有求助的需求,他的家人、亲朋好友也可能会阻止,毕竟在这次人们眼里,有一个“有心理困惑”的长辈,是最难堪的事情。他们不想承受随之打包而来的负性舆论。

一个父亲对我们说:“如果我的女儿是精神病,别人该如何说我啊!”

许多生理疾病以前还有过被污名化的阶段。在医学并不发达的19世纪,肺结核被觉得是鉴于患者意志软弱、情感愈发强烈所导致的偏执意象产生的;癌症被视为邪恶、野蛮的变身。这种我们今天看来荒唐至极的思维,在当年可持续了非常长的时间。

如今,医学的发展让他们针对躯体疾病的感知增多,「滚蛋吧肿瘤君」让他们热泪盈眶,「抗癌斗士」这样英勇正面的形象频频出现在大众视线里。这些躯体疾病逃脱了被污名化的境况,现在,轮到心理问题了。

很遗憾,我们针对心理困惑的知道正进入这种一个尴尬的阶段。自崔永元公开证实自己曾患抑郁症之后,抑郁症所代表的一些心理困惑开始发生在大众视线中,大众针对它的严格态度起初缓和下来。

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知道点心理困惑的名词,但并不明晰其具体意义。于是凭着自己的猜测、以往的常识性认知,再加上不良信息的欺骗,心理困惑就很容易被妖魔化。

Chris Crandall在一项对心理病症污名化的探究中,列出了三个因素,直接影响一种疾病被污名化的程度:

联系我们

CONTACT US

广州及时雨私家侦探(广州本地私家侦探公司)

微信:185-2064-4544

电话:185-2064-4544
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

广州出轨调查